1月15日 星期三 阴
创新力马拉松
连续三天的冬令营在13号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这三天中,我们学会了成长、合作、创新等。而这些收获离不开工作人员的鼓励,团队的协作以及指导老师的提议。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在参赛前,我们就接收到做一页创新PPT的任务,这一页PPT说难也不难,就是要有创新的想法。在有限的定向思维中,找到突破口。对于我来说,真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在搜集了相关资料后,我提出了“图书角”的idea。结果让我喜出望外,我的idea在80多人中被挑选出来。在第二轮的修改中,为了完善idea,我又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细节,估计这也是之后我落选的一个主要原因吧!
活动的第一天,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了会场,在主持人幽默的谈吐中,放松了紧张的心情。等到了60秒PPT个人讲解环节,大家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共40个PPT入围,但是最后只需17个创新的idea,可谓竞争压力很大。所有人演讲完毕后,在漫长的等待中,17个入选名单出来了。当看完结果的我,心里可谓是非常失落。这就像努力干活的孩子,劳动成果却被母亲否定了,内心充满了不甘与迷茫。
幸运的是,已经入选的idea需要创作者找队友,组成一个小队,大家合作实现这个idea。除了队长自己选择需要的人才,其他人也可以请求加入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在一番思考下,我选择了“绿色减速带”,idea提出者也同意了我的请求。当晚我们团队立即展开讨论,首先就是了解idea。来自其它学院的我们,了解智能装备学院的项目,是有一定难度,但第二天的任务也督促着我们小组所有人尽快了解此项目。由于这是一个已经有专利,且有雏形的项目,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完善它,并作出一套商业模式画布。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参加了活动安排的加速培训,在这两个小时的培训中,大家全神贯注,不断寻找属于自己idea的商业模式。时间很快流逝,培训一结束,大家都有了奋斗的目标,明确了方向,整整一下午我们不断地头脑风暴,不断地否定对方,不断地突破自我。再加上指导老师面对面指导,我们解决了很多疑惑,发现了项目的很多缺点,经过不断地改善,完善,终于将便利贴贴满了商业模式画布。但经过工作人员的巡视后,我们慌了——因为晚上8点就要上交商业模式画布。而我们的商业模式画布所有点只说了一个总方面,未详细解释,这时离8点却只剩2个小时了。大家立即从头开始讨论,在我们不断地努力下,最终一套崭新的逻辑思路展现了出来。看着顺利完成的成果,大家都累瘫在办公桌上。
虽然我们对于自己的商业模式画布有信心,但商业模式画布只占总评分的30%,剩下的70%都在第二天下午的PPT演讲上。经过最后一天早上的排练,我们终于迎来了本次比赛最后的环节——路演。5分钟演讲,3分钟评委提问,从第一天的羞涩到今天坦然自若,大家的成长可谓肉眼可见。在最后的评奖环节,当听到我们团队的名字上台领奖的那一刻,我们的手都是颤抖的。
勇于创新,敢于挑战,不负此行!这一次的冬令营,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路灯的映射下,来自五湖四海的我们,依依惜别。三天虽短,但之间的并肩奋斗之情难忘。
(文、图/软件与大数据学院 云计算181 刘晔 审/任文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