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 星期一 晴
坚定理想信念,为心灵持续减压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023年11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切实发挥专家的咨询和辅助决策作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科学决策水平,教育部组建了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由此可见心理健康安全教育俨然已经成为了国家所为重视的一环。心理健康安全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应对压力和挑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国家、社会、高校以及家庭各自发挥了重要作用,共同致力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从国家层面讲:教育部办公厅从制度层面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通知和指导纲要,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为高校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导。同时还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高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从社会层面讲:随着公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逐渐提高,较以往而言,心理咨询、心理疾病等相关字眼,也不会再让普通公众投以异样的眼光,极大地缓解了相关患者的心理焦虑情绪。此外,企业和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也越来越注重考察应聘者的心理素质,这也倒逼社会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重视。
从高校层面讲: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引导者、教育者,大多数高校已经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并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等等措施,可以说是很大程度上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送去了温暖,打开了人生的另一扇新窗。
而从家庭层面讲:在家校共同育人的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已经逐步渗透到学生家长中去,提醒学生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健康状况,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扰。作为家长也应积极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和谐、支持性的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关爱和支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然而,工作虽一直在做,但限于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以及教育的滞后性,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工作仍然任重道远。为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工作,高校教育工作者仍需要坚定信念,进一步加强管理引导措施,为当前大学生、为社会、为国家做好心理舒压。
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要继续提高重视程度,加大投入力度。高校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应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并加大相关资源的投入力度。包括增加心理健康课程的课时、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改善心理咨询中心的设施条件等。同时,还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探索适合大学生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换句话说,要将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打造成一支高校心理健康幸福指数最高的队伍,用爱传递爱,用爱为需要得到爱的学生进行赋能。心理健康教师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底线,如果不能尽自己所能去托举最后一道底线,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会出现漏洞。
大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他们应对压力和挑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往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我们已经做了许多,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坚定理想信念继续探索和完善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的模式和方法,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大学生的需求变化。同时,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心理持续舒压。
(文/数字创意学院 贾恩礼 审/王洁昕、张煜、任文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