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 星期一 晴
塑国梁骨,造之风华
凡尘俗世中,往事如云烟,逝者如流水,然而总有些人,如熠熠星辉般,将他们充满激情的独特光芒,久久投射到后人的心中。
回眸点点望,遥想当年,刘国钧先生弃农从商,从无到有,打造了一幅商业蓝图,并成为了“全镇第一商户”。而后,一战爆发,刘国钧铭记“用之在于机,显之在于势”的道理。他抓住了机会,弃商从工,建立纺织厂,商办分利,工为创新,创造了八年八倍的增长奇迹。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都颇有感概:“像这样八年增加的速度,在民族工业中实是一个罕见的奇迹。”刘国钧经历了潮起潮落,惊喜也便就在裂缝中结果,终成为了红色资本家“纺织业巨子”。
每一个大获成功者的背后都隐藏着失败的影子,乐观的人在每个危机里看到机会,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里看见危机。刘国钧从危机的沼泽里寻找契机,一九三七年,日机轰炸,他潸然泪下,之前的努力功亏一篑。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他欢呼雀跃,又经过两年努力,库存超过战前水平。一九四八年,中华民族变革,他彷徨若甚,忧心如焚,又怆然赴港。这其中创业维艰,他不放弃每一次尝试,一步步迈向成功,在每一个死胡同的尽头都看到了另一片天空。
在刘国钧先生的旧居墙上写道:“问我平生少时若,一生学费钱八百。日食三餐元麦糊,夜卧一张竹编床。半生事业万人功,富就安乐不忘贫。”认为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忘是庸才。他谨记知人善任的用人之道,为人谦逊,用人唯贤。认识人才的重要性:“既懂经营管理,又懂技术,是一等人才;懂管理不懂技术,是二等人才;懂技术不懂管理,是三等人才。”铭记办工厂的三个一点点态度,注重点点滴滴,质量好一点,成本低一点,价格高一点。把握核心,不为细枝末节所束缚,拥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忘怀得失的气魄。
“没有脚踏实地建立起来的东西,就无法形成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撑。”木有所养,则根本固而枝叶茂,栋梁之材成。正因为刘国钧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脚踏实地,不断追求更高目标。他三渡日本,考察欧美,引进技术、管理,结合工厂实践,才能引进人才,不断扩大纺织业的发展,成为国之栋梁、民族之材。
中华虽经几千寒霜冻雨,但仍在沉沉浮浮中展华夏时代新姿,立华夏民族之林。刘国钧先生大半生沉浮在战火纷飞的动荡年代,仍有着拳拳报国之心,奉其拳拳之力,成许爱国之愿,抗美援朝时,他捐献了五十亿元,并将上海、香港的毛纺工业献给了国家。坚持人老心不老,永远跟党跑,忠心爱党,实业报国。鲁迅先生曾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有真进步。”刘国钧先生奉献热血和理想,维持希望星光荧荧不灭。他突破纺织的坎坷封锁,八年八增的捷报托起民族新兴的希望。
我虽无浮舟沧海,立马昆仑的壮志豪情,也无计天下利求万世名的不朽追求,但我为华夏自古以来“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英雄,奔驰在寂寞里孤军奋战的勇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而自豪。
亲爱的刘国钧先生,便生来是光,不甘黯淡,从不更弦易辙,亦不因世俗名利改变自身。他以卓然之姿,打开了属于自己的纺织之业,点亮了萤烛之光,也照亮我们自己寻找的朝圣路。七十载日升月暮,时光斑驳深处的刘国钧先生,永远是中华民族的栋梁和精神符号。愿我们当代青年都如刘国钧先生一般,塑国之梁骨,造国之风华!
(文/软件与大数据学院软件224班王科炎 审/高成瑨、张正、任文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