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 星期二 晴
刘国钧驻足凝望着青砖黛瓦的江南水乡,内心不禁产生了想在江南立足的想法。最是温柔缱绻的烟雨江南,宛若笔墨苍润的写意水墨画。这,便是他梦开始的地方。
他,一生坎坷,却未向命运低头,在荆棘之路上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大道。老舍曾说:“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右有,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正如刘国钧的人生般,哪能一帆风顺。14岁的刘国钧本应在私塾读书,因家庭贫困只得外出谋生,这让他早早地悟出了要自力更生的道理。看着纪录片里他消瘦的背影承载着整个家庭的希望,可“岁不寒,无以知松柏”,正是身处逆境让他思想上产生了经商意识。为做生意赚钱,他重读私塾,勤奋好学,学会了写字与记账。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幸运的是他遇到了柳秀芳带他去江南当学徒,后又在蒋盘发,陆友仁的帮助下,在奔牛镇时进入元泰。深谋远虑,精明干练的刘国钧不久当了管事,这些都成为他日后纺纱道路的垫脚石。
他,开创民族纺纱,一腔热血,寸心寄华夏。在帝国主义列强和官僚资本倾轧下,刘国钧洞察先机,在常州提倡“机器革命”“土纱救国”。抱着实业救国的宏愿,刘国钧弃商从工,创办了多个工厂。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织布价格下跌,使中国的民族工商业再次面临严峻的局面。为确保工厂的生存和发展,他奔波在纺纱一线。刘国钧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民族纺织事业,成为中国纺织工业的集大成者。
他,注重职业教育,是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创始人。为培养技术人才,刘国钧出资创办常州勤业机电学校,用人唯贤,刻苦钻研,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和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至今他的职业教育思想仍在社会上产生着积极影响。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国钧虽到晚年,仍积极进取。他亲笔书写“人老心不老,永远跟党跑”对联,可以说刘国钧的一生是与共产党肝胆相照的一生。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任重道远。当下喜迎二十大,新时代青年作为党的接班人,应当向刘国钧学习,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不辜负党对我们的无限厚望。
多年来很多人致力于研究刘国钧先生的经商之道,可在我看来,我辈青年应当学习刘国钧精神,逆境中不忘初心,为祖国建设事业添砖加瓦。“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青年应以更强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愿以吾辈之热血,铸华夏之繁荣昌盛!(文/数字创意学院 虚拟221 何新悦 审/严海霞、张正、张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