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谐校园!

凝聚思想,凝练思考,凝结思绪,绘出常信人自己的梦想家园!


12月8日 星期四 晴

贫更需凝志 达不忘大义——刘国钧生平事迹展馆观后感

一生学费八百钱,

夜卧一张竹编床。

日食三餐元麦粥,

半世事业万人功。

参观我校刘国钧生平事迹展馆——一个展览——一生事迹,如同走过清末民国直至当代新中国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经历时代的巨浪的冲刷,循着历史的足迹,我们认识了一位平凡、坚韧又富有智慧的企业家——先贤刘国钧先生。

遍历刘老的生平,多有曲折,更是受益良多。

少时懵懂一朝悟,世事多难强自图。少年时如多数男娃一般顽皮,家境的窘迫直至被邻居喝醒,后而坚定求学,历时多有曲折,但未变其本心:自强自立,从学徒到帮工到掌柜,直至奔牛首富。刘老本名金生,在成为奔牛镇首富之后,他有了更多的抱负,他对父亲说:他再也不能为金而生,而是要为国而行,要改名。父亲反复推敲,取白居易诗“为问三丞相,如何秉国钧”,改其名为刘国钧。

在合伙第一家机器动力织布厂时,刘老主管工厂生产,机器从日本引进但是斜纱布的质量问题一直困扰他。时局之下刘老并未好高骛远,经过刻苦钻研多方求教,用手头的资源解决了纱浆机无法烘干纱的故障。刘老也总能在工厂的运营中发现痛点,及时革新,并为以后大成厂的运营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对民族纺织业的发展前景有更深峨口的规划。因为重视技术钻研和革新,刘老多次考察欧美,四上日本、八赴香港、三下台湾,注重吸收日本企业管理经验探寻日本成本低廉的原因。

刘老不似大多数的企业家,做企业不是为了卖弄产品、寻找市场,而是不停迎合时代的潮流,如伟人的诗中所言: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刘老的企业发展中也遇到了层出不穷的问题,有管理漏洞,更有时局变迁。其企业成长发展的核心秘诀是不断的推陈出新,在管理、运营、技术各方面不断自我突破。同时其自身和企业发展也促进并带动了中国纺织技术的整体再革新、再赶超和再发展。

刘老起身于货布行,感于市场变化以及民族纺织业的窘境弃商从工,开发国货、发展民族工业、争夺中国市场。在国外技术领先、品质领先管理领先的大环境下,刘老并未迷信市场竞争中的强者恒强,始终坚定事在人为。通过循序渐进地发展,大量赴日考察,以及对时局的精准把控一步步脚踏实地,伴随孱弱的民族纺织业从落后到自强。相对于商人习惯于发现和占领市场,刘老则着眼于在技术和管理。从中能体会到刘老坚持用技术解决问题而非话术。

仅看刘老的成就很难想象只是学徒出身,更难想象从历经清末民国的动荡社会中发展出一个如此宏伟的企业需要经历多少风雨多少挫折。事迹馆中的事迹介绍相对于那段真实经历而言,显得苍白又如此简略,但不妨我们从中感怀刘老的坚毅果敢。

回头探究刘老的精神领域,其父对其的影响颇深,刘老熟晓儒家经典和传统文化,以传统中国文化精髓指导着企业管理。对经商立业中的利义之辩更是坚持这自己以义为主导的核心。创业初期的友人落难仗义疏财,企业发展中队员工的颇多照顾,我国成立以后的依然归国无不体现出刘老舍利取义的思想。处事上刘老善于在实践中学习,积极探求技术和管理创新。历史的车轮将刘老的思想再次展现在我们面前:实事求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伟人往往都是拥有类似朴素而又实际的基础出发点。

正心,立身,治世。刘老从贫寒到为国栋梁的一生为各行各业的人指明了一条康庄之路。穷先独善其身而后达济天下!(文/软件与大数据学院 石荣月 审/高成瑨、吴昊、张煜)


已有 2 人点赞

已有 0 人评论

日记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日记须知

为在世界有影响力的高职名校建设进程中,真实地记录普通常信人每一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更好地展示常信人的精神风貌,常信院智慧校园-和谐校园平台特推出“常信日记”专题网站。现长期征集反映常信人日常工作、生活、感悟等的文章,以日记形式展现。让我们用最纯洁的情感、最质朴的话语、最温馨的感动,抒写属于自己的“常信日记”。

中国有梦,常信有你。让你的故事见证常信的脚步,让你的精彩融入常信的记忆。...

数据统计

  • 总浏览量:
  • 总日记数:2352
  • 总评论数:5312
  • 总点赞数:93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