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常信日记:9月13日·常信四序·潘柯邑
9月13日 星期二 雨
常信四序
“我早听说过你们学校,非常好的学校!分数会不会很高?”暑假外出招生,现场咨询的家长们总会这样问我。毫不避讳地说,这时候我真能体会到那句“今天我以学校为荣”的真谛。
我第一次强烈感知到“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是在刚入校那会儿。懵懵懂懂的我,却有幸遇上了学校合并升格20周年庆祝活动。我听着前辈们忆往昔峥嵘岁月,诉说着学校从1962年的勤业机电学校,到千禧年合并升格成为常信院,再一路“国家示范”、“双高”到全校抗疫,不由感叹到这每一步成功均实属不易。如今到2022年,壬寅年,学校已经走过了六十年光阴。春去秋来,其实所有的梦想、努力、回报与感动,都藏在四序往替的点滴之中。
盛夏,常信院的时光藏在气味之中。氯化钠和氯化镁的味道?可这不是海边,海风吹不到这。大吉岭茶的风味?这也不是印度的“霹雳之城”。这只是一个又一个常信院普通的朱夏,它自己的味道。这个味道里混杂着一些焦灼的意蕴,也许是来自太阳灼烤教工食堂美食产生的美拉德反应,但也许,这个化学反应来自准备教学能力大赛的老师们。是的,太热了!连食堂前的行道树都罢工了,热到树冠都蔫了。是的,就是在这种状态下,老师们屡创佳绩!这就是常信的夏天,热忱、真挚而奋进!
提到树,北门旁的林荫道那是另外一种风韵。秋天,校园里哗啦啦得热闹起来了。林荫道间,过往的车辆变得多了,诵读的人儿显得格外可爱,拍短视频的匆匆少年烂漫如花……常信的秋日是多彩的,我能大抵记得的,就有绾色的外套、雪青色的卫衣,竹青色的风衣,月白与鸦青交织的小西服、玄纁色的板鞋以及象牙白的阔腿裤,诸如此类。这似乎应了刘梦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情形。但我总归觉得这是唯心主义的,不够实事求是。即使更胜前头的春朝,但气候终归是越来越寒的。没有枯藤老树昏鸦的凄厉,但那林荫道间的鸽子,毕竟开始缩手缩脚了,不愿敞开胸脯乱飞了。但或者,如《飞鸟集》里所述“鸟翼上镀上了金色,这鸟便永不能再在天上翱翔了。”面对困难总要有人迎难而上,新的一学期,新的人儿,新的课程,所有领导和老师都释放着自己的能量,温暖着每一位孩子。
凛冬终至,图书馆旁池塘里的天鹅们怕是也需要加件圆领菱格羊羔毛拼接白鸭绒外套了吧!它们“克噜——克哩——克哩”得聒噪着,难道也是做毕业设计遇到了难题?还是它们终日在图书馆下修炼最终幻化成了诗人在吟作?我似乎听得他们在吟唱着“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之为诗人,我猜大抵是他们对时光的流逝比一般人更加敏感。我想起了周国平的一段话“我多么愿意和圣奥古斯丁一起歌颂上帝:‘你的岁月无往无来,永是现在,我们的昨天和明天都在你的今天之中过去和到来。’”
岁暮天寒,常信院教学楼办公室里,老师们热火朝天地处理年终工作;实训室里,桌上一杯杯茶与咖啡,是预祝参加技能大赛师生获奖的庆功酒;辛苦一天的领导推门而出,见到落霞绮丽,闻得鹄鸟嘤嘤......这大概是冬日最美的景象了。
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辩证法听着多少有些冷漠。那四序往复呢?令刘希夷动容的,也从来不是桃李花。每一季,每一年,不得不是革故鼎新的。我们终会遇见春天,那是来路,像是印在几页PPT上的景象:春雨如酥,沁润了常信的路面,柔媚路灯掩映,金拱门下,萤火流连,芳菲乍起……对人而言,一甲子是垂垂老矣,但对学校而言,正是青春砥砺、虎虎生风之时。
回过神,我凝神谛视着眼前被近乎抢光的招生材料,这上面的每一个字、每一张图,如铿锵稳健的脚印,承载着几代人的梦想与拼搏,不以“明天学校以我为荣”而沾沾自喜,这是中国版阿姆斯特朗的“跬步”,我们也终将登上属于我们的“月球”!(文/数字创意学院 潘柯邑 审/吴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