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 星期四 晴
行者常至,为者常成
一晃三年,匆匆又夏天。
2019年9月我来到常信学习,大一时的我颇为迷茫。刚开始接触陌生的专业课,经历了校园组织和社团的“百团大战”,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既然是学生,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但是单单只会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我竞选了班级团支书,加入了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参与每周五晚上的社团活动,每周末都参与PU平台上的素质拓展活动。就这样,我的大一在摸索中度过,大一两个学期都收获了校一等奖学金,并且通过英语词汇竞赛上的努力获得了省二等奖。大一的我在学业、社团、志愿服务、素质拓展活动和学科竞赛等较多事务中反复徘徊犹豫,度过了许多时光。
2020年暑假人口普查期间,我作为一名志愿者参与其中。在社区里我不仅锻炼了工作能力,还在工作之余与老一辈党员进行了较深入交流,也更加坚定了我投身祖国基层事业的决心。在志愿服务期间,不仅能够工作能力上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增长了自己的见识。
作为学生,忙其他事的前提就是学业的稳定。我从大二开始保持了各类活动与学业的平衡,之后我还担任了学院学生党支部党务助理职务;大二时在聆听了一场优秀学长学姐报告会后,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初步的规划,即争取更多的机会去锻炼自己,并通过与学长学姐们的深入交流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第一次参加与专业类相关的比赛就是江苏省智能(虚拟)仪器大赛,当我和队友在答辩室里向专家评委们展示自己的作品时,我无比的紧张和激动。和专家评委们进行的交流中也学到了很多。从此,我的“DNA动了”,通过竞赛可以不断完善与锻炼自我。恰逢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训练机会,我参与其中,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探索。期间,我参加了江苏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了一等奖两项、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黑科技”专项赛江苏省选拔赛二等奖一项,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铜奖一项。备赛期间,我们团队常常为一个小小的创新点而围在一起探讨到深夜,那种全身心投入的学习状态与对理想的执著追求让我终身受益,也培养了我能吃苦、敢担当的宝贵品质,这样的品质也使我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能迎难而上,百折不挠。
除了学习,我还努力在综合素质有显著提高。在大二担任党务助理期间,除了日常的工作,我组织开展5期党史宣讲微课堂、30余次学生党建活动。为200名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宣讲党史,带动90多名入党积极分子深挖红色精神,有20名积极分子主动申请加入宣讲团。大二的暑假,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组建了社会实践小分队,进行“常州大学生网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调查”,进入常州市10所高校,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走访方式,调查1000余名学生,制作防诈骗宣传手册3000份,对常州科教城6所高校发放。进行校园防诈骗宣传,敲响同学们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警钟。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实践中接触一些人,经历一些事,都会是组成更好自己的浓重一笔,因此我鼓励大家去积极尝试这些社会实践。
通过两年的成果积累使我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并且在自己能力和学习方面有了清楚的了解,在高成瑨老师的指导下,在进行了各项测评后,我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大三初,我参加了职业规划大赛,经过了院赛、校赛层层选拔后,最终获得省赛二等奖。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我在备赛过程中的每一次困难,每一次的难眠,都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这两年的学生工作经历使我收获成长了很多,希望学弟学妹们有机会也能够多多参与相关历练获得成长。
“功在不舍,行者常至。事在人为,为者常成。”坚持、探索和尝试,我希望学弟学妹们珍惜在常信的美好时光,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好适合自己的定位,制订符合自己特长与兴趣的职业规划。不忘初心,努力学习,艰苦奋斗,相信你们一定会在常信度过美好的青春时光,也相信今后走出常信的你们一定也会拥有灿烂而又美好的明天!(图、文/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物联191 曹雨晴 审/吴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