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谐校园!

凝聚思想,凝练思考,凝结思绪,绘出常信人自己的梦想家园!

第五十二期优秀常信日记投票


6月19日 星期三 阴

我与常信日记

我是院大学生记者团17级网编部部长。网编部的主要职责之一是筛选、编辑、上传常信日记,而身为部长的我自然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前我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能有幸成为一个学校官网专栏的“幕后小管家”。

【常信日记一直都在】

2019年5月19日学校官网正式更新,但依然有那么一个板块是雷打不动的,这便是常信日记。2017年12月24日,原党委宣传部丽娟老师QQ联系我说要发表我若干投稿中的一篇《性之所近,力之所能》。从这一天起,我便成了常信日记的忠实粉丝。

自2014年4月2日发表第一篇常信日记《我爱记者团》,到现在已经有51期1717篇了,也就是说有51个月4年多的时间,常信日记一直在持续更新。我虽未能见证常信日记的创立之初,但我有机会参与到其中一段时间,了解到运作的流程,并可以陪着它走到未来,甚是荣幸。记者团新一届团长在电商平台上搜过常信日记,意外发现居然有得卖,他当时就发了说说感叹,我想他一定感觉很自豪。这里,学生与老师是平等的;这里,欢欣与忧愁是并存的;这里,日常小事和热点时事都可以当作创作灵感投稿发表……

常信日记从最先的征集到初步的筛选,从二轮筛选到后台编辑上传,从浏览、评论阶段到投票评选阶段,从稿费获得者信息的收集录入到上交财务处,从优秀常信日记证书打印到带着光荣使命发放,一期常信日记终于算是完工了,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不可或缺。或许我只是常信日记平台运行和维护过程中的小小一员,但我曾为它辛苦付出过。或许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常信日记,但我对它视如珍宝,有着深厚的情感。或许细心阅读常信日记的人不多,但我每天都看,像完成自己光荣的使命。

【我与常信日记共成长】

任职期间,我为常信日记带来了几个新花样,比如2018年10月8日的《新生说系列1》和10月22日的《新生说系列2》,这是常信日记首次联合署名。当时看见很多新生的投稿,虽然文章整体架构有所欠缺,但是里面有几段话深入人心。我舍不得将他们抱以期望发表的文章淘汰掉,于是我便想整理个合集,这样也可以给新生带来一点积极性。

再比如2018年12月27日的《六周年,感恩相遇》这是常信日记首次纯图片格式,我看这篇文章作者提供的图片和文字内容多而杂,后台编辑难度较大,于是我先在PPT里排版好,然后导出为长图,这样一页一页的罗列下来,内容更清晰、背景也更美观。

有篇文章下面学号为18070130142的同学评论道:“大家都辛苦了,看见某某一直在忙碌,每次排练的时候他都在,一直忙前忙后。我的部长每次排练都在,很认真很负责,为我们忙前忙后的找场地,看我们排练,某某一直在帮忙,从头跟到尾,从来不抱怨,哪怕他当时在发烧还感冒,嗓子已经哑了,还在忙前忙后的,为他比个小心心。某某学长更不用说了,付出的最多,记者团里有很多人都在默默的付出,加入记者团是我做过最正确的决定。”虽然不知道这位同学是谁,但我想说,在常信日记留下的这条评论当得上热评,也希望这名小伙伴现在真的留在了记者团。

在长期的编辑中我形成了更加准确的格式习惯。图片和文字是同一个人提供的,我用“图文/姓名”;自己从网络上找的配图,我用“图/来源于网络”;结尾处,我把图片放在署名之前;并把署名另起一行居右。在内容选择上,我尤其注重节日的意义,会经常在一些节日前后推荐和节日相关的文章,比如2018年4月23日《写在世界读书日》、6月7日《高考的记忆还留多少》、6月19日《致我伟大的父亲》、2019年6月1日《忽而今夏》等等。

【常信日记之我的收获】

2018年11月16日常信日记《晋升之后》一文中,我说过:感谢黄老师把我安排到网编部,原本还不清楚网编部职责的我渐渐发现这就是我的最爱。我喜欢看文章,洞悉作者的内心世界;我喜欢编辑文章,联系作者改正不当之处。由于学生这个身份,我和其他同学联系沟通起来比较方便,所以在看到某人文章有问题时,我总是千方百计要到联系方式后征得作者同意再修改。

我虽然文采不出众,很多文体都写不好,但看了那么多投稿之后或多或少还是能总结出一些经验,再用这些经验评判之后的投稿,也了解到哪些人抒情文章写得好,哪些人政治理论方面很突出,哪些人立意很新颖等等,再适时进行约稿,获得了很不错的效果。

除了提升自己的阅稿的能力,我也通过看文章不断学习别人的经验。以前黄老师发完当天的常信日记后,总会第一时间在记者团的群发消息提醒我们看,我也总是第一时间看看这个学校我认识的、我不认识的人又发生了哪些事。我也曾翻看以前的常信日记,发现了几位神级人物,学校那么多师生,一般人一个学期发一篇就很了不起了,而他们居然能发上十几篇。

每每我深夜把筛选完的稿件发到老师的邮箱,老师第二天早上都会说:留盛,收到你发的文章了,以后不要熬夜了啊!老师总叫我不要熬夜,以为我熬夜都是因为筛稿子。其实晚睡的真正原因是,我觉得看文章是一件沉淀内心的事,夜里一个人静静地看更有氛围,顶多也就半个小时。为了不让老师担心,我变聪明了,虽然还是深夜筛文章,但特地留到第二天白天再发,假装我没有熬夜。

前些天,我的任期结束了,聘书也发放了,新一届的干部正干得如火如荼,而我对常信日记仍然依依不舍。一个暑假,一个寒假,三个学期,我与常信日记相处了这么多个岁月,我早已不把它当做一个任务,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即吃饭、睡觉、常信日记。不管过往如何,和常信日记共处的日子,我心快乐过。

后来,回顾大学,竟发现大学时光都包含在常信日记里;

后来,我的输入法还是会自动联想出我曾在后台编辑输入的常信人的名字;

后来,我对母校唯一关注的平台就是日日更的常信日记;

后来,值得骄傲的便是我曾经当过学校官网专栏的“幕后小管家”……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常信人!同时,希望记者团的全体成员心有常信日记,心怀常信!

(图文/院大学生记者团模具173 李留盛 审/任文珺)


已有 22 人点赞

已有 0 人评论

日记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日记须知

为在世界有影响力的高职名校建设进程中,真实地记录普通常信人每一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更好地展示常信人的精神风貌,常信院智慧校园-和谐校园平台特推出“常信日记”专题网站。现长期征集反映常信人日常工作、生活、感悟等的文章,以日记形式展现。让我们用最纯洁的情感、最质朴的话语、最温馨的感动,抒写属于自己的“常信日记”。

中国有梦,常信有你。让你的故事见证常信的脚步,让你的精彩融入常信的记忆。...

数据统计

  • 总浏览量:
  • 总日记数:2977
  • 总评论数:1959
  • 总点赞数:80851